首页 资讯 正文

(乡村行·看振兴)“中国杨梅之乡”浙江余姚:一颗杨梅富万家

体育正文 80 0

(乡村行·看振兴)“中国杨梅之乡”浙江余姚:一颗杨梅富万家

(乡村行·看振兴)“中国杨梅之乡”浙江余姚:一颗杨梅富万家

中新网宁波6月7日电(rìdiàn) 题:“中国杨梅之乡”浙江余姚:一颗杨梅富(fù)万家 近日,在浙江宁波余姚市丈亭(zhàngtíng)镇渔溪村的(de)绿水青山(lǜshuǐqīngshān)间,一颗颗或红或紫的杨梅挂满枝头,迎来丰收季。这些天,61岁的梅农王家定穿梭林间采摘成熟的果实。 “相比露天种植,大棚杨梅的采摘期提前了20多天,而且(érqiě)坐果均匀、品质也好。”王家定守护着70多亩杨梅林,近些年他尝试用大棚种植杨梅,尝到了新的甜头。他透露(tòulù),去年(qùnián)杨梅收入达到80万元。 眼下,正值浙江(zhèjiāng)一带杨梅成熟上市期。杨梅作为浙江最具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之一,今年该省杨梅总产量预计(yùjì)达到74万吨。 余姚梅农采摘杨梅。王永春 摄(shè) 地处浙江东部的余姚是“中国杨梅之乡”。余姚河姆渡遗址曾发现杨梅属孢粉,意味着(yìwèizhe)7000年前余姚一带已(yǐ)存在杨梅原种。经过数千年的自然演变和人工筛选,余姚杨梅已形成乌种(wūzhǒng)、红种、粉红种、白种四大(sìdà)品种群系。 据余姚官方统计,目前,余姚杨梅(yángméi)栽培面积(miànjī)达10万亩,种植户超1.5万户(wànhù),今年当地杨梅产量预计超6万吨,鲜果销售额预计超3亿元。一颗颗小杨梅,正在成为当地民众增收致富的“金果果”。 余姚杨梅(yángméi)。李宇轩 摄 不过,由于受(shòu)天气不稳定等因素影响,杨梅“靠天吃饭”的问题,一直让(ràng)不少梅农比较头疼。 为(wèi)破难题,近年来,余姚(yúyáo)围绕杨梅产业振兴行动,全面实施品种、品质、品牌建设(jiànshè)。比如当地积极选育新品种和培植优良种苗,推广(tuīguǎng)杨梅疏花疏果、低产改造、避雨栽培等为核心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设施栽培技术,同时引导、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其中。目前,余姚杨梅标准化生产率达(dá)85%以上,通过国家级、浙江(zhèjiāng)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基地达6万亩。 尤其是余姚创新推出杨梅采摘期降雨指数,通过数字化预警,有效降低了生产风险(fēngxiǎn)。同时,当地还组建了“农信担保公司+银行+保险公司(bǎoxiǎngōngsī)”三位一体风险利益共担体,为(wèi)杨梅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。 一颗颗小杨梅(yángméi),也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。 走在三七市镇石步村的杨梅游步道上,满目苍翠中点缀着艳红,一阵(yīzhèn)清新的山风吹过,使人神清气爽。附近,酸甜爆汁(bàozhī)的杨梅吸引了一批又(yòu)一批游客采摘。 近年来,当地大力发展(dàlìfāzhǎn)杨梅旅游观光业,设计杨梅欢乐游精品路线,吸引各地游客前来体验。据统计,余姚全市100多个主要杨梅观光点每年接待(jiēdài)游客均超(chāo)30万人次,带动梅农增收超亿元。 余姚市三七市镇一处(yīchù)大棚杨梅(yángméi)种植基地,梅农正在大棚内直播推介杨梅。黄静波 摄 不(bù)只是在当地,在冷链物流的加持下,余姚梅农们还积极探索互联网销售,目前网络销售比例占总销售量(xiāoshòuliàng)的45%。此外,余姚杨梅还“漂洋过海”,走向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(dìqū)。(完)
(乡村行·看振兴)“中国杨梅之乡”浙江余姚:一颗杨梅富万家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